我們先來討論一個問題,那就是,5G到底是不是偽需求?
2019年6月的時候,CSDN(中國專業IT社區)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,「國內(和世界上很多國家)4G部署的成本還沒收回,現在又要部署5G,您認為這是否是在不計成本?很多人說4G就夠用了,您如何看待這種看法?」
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在心裡都問過自己,當我們並沒有感受到4G不夠用時,5G是否是偽需求?我們接下來就用需求這把鑰匙,來回答這個問題。聽完這一講,我希望能幫助你提高判斷一個技術是否是偽需求的水平。
認為5G是偽需求的一個重要論據是,到目前為止,5G只是網速更快,而4G其實可以滿足我們今天所有的對網速的需求,包括上傳圖片和視頻,以及收看高清視頻等等。至於在線支付,所需的網速連上傳視頻的千分之一都不到。
這種看法確實有道理,因為幾乎所有的媒體對5G好處的報導都集中在網速上,比如一分鐘能下載一個高清電影,等等。那麼,5G真的僅僅是網速更快嗎?我們平時並不覺得慢的4G,在什麼情況下才會有痛點呢?
公平地講,4G明顯的痛點還真不多,不過我們偶爾還會遇到。我給你講一個我經歷的真實的例子。
2018年底,我去杭州參加中國計算機大會,並且做了一個大會報告。報告時,我看了看下面的聽眾,估摸有3000人。後來我才知道,會場分上下兩層,下面一層還有3000人在看轉播,也就是說同時有6000人參會,再加上展台的工作人員、參展者和參觀者,有1萬多人左右。
很多聽眾下來跟我講,他們給我拍個照片,想微信發給我就是發不出去。我說,你肯定發不出去,1萬多人在這個小範圍里,無論是Wi-Fi還是4G,都不可能上網,因為信息的流通量超過了網絡的帶寬。
當然,像我剛才描述的情況今天不太多。但是如果將來類似的場景隨處可見,那麼4G顯然就不夠用了。那麼什麼情況會讓上述情況變成常態呢?比如要同時無線上網的設備數量增加一到兩個數量級(也就是10~100倍),4G的帶寬和並發能力就不夠了。
從理論上講,4G每平方公里只能支持10萬個設備。如果萬物互聯(IoT)普遍發展,這種多設備同時上網的情況,4G是難以滿足的。而萬物互聯是未來的必然,具體原因,我會在下一講告訴你。
接下來我想說的是,一項技術能否被應用,並且在商業上獲得成功,不僅取決於當下和近期可預見的需求,更取決於它能否符合用更少的能量傳遞、處理和存儲更多信息這個商業發展的軸心趨勢,如果符合,需求甚至會被創造出來。
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,IBM,也就是讓計算機進入千家萬戶的那個公司,它的第二代掌門人小沃森,看到了這個趨勢,但是當時還沒有退休的總經理老沃森卻不認可小沃森的看法,他認為,全世界要計算的那點事情,只要5台計算機就夠用了。
事實證明老沃森錯了,因為一旦計算機實現了量產,原本通過手工或者機械裝置能夠進行的計算、規劃和統計,就可以用計算機來完成了,這使得單位能夠傳輸和處理信息的效率大增。
比如,1959,美國航空公司(今天的American Airlines)率先使用了IBM計算機開發訂票處理系統(第二年開始服務),當時全行業都在想,花幾百萬美元(50年代幾百萬美元可是很多錢)引進這樣一個龐然大物,真的需要麼,是不是偽需求?
但是,僅僅一年後,整個西方的航空業都普遍採用了計算機訂票,因為計算機在處理和傳輸信息上的高效率,使得不採用該技術的公司根本無法競爭。也就是說,新的技術,如果滿足我們說的那個中心軸線,它會創造出新的需求。
當然,有了市場的需求,還要看技術是否成熟,產業是否配套。我們在《科技史綱60講》中講了不同技術之間彼此的依賴性,一些技術是另一些技術的先決條件,如果它們沒有完成,後面我所關心的新的技術就不會產生。而且,如果預先技術沒成熟,很難真正做出產品,就容易被認為是偽需求甚至是炒作,在通信發展史上,3G就曾經被視為偽需求。
從1G到2G是從模擬電路到數字電路的過程,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,在2G發展的同時,網際網路技術也在突飛猛進地發展。
在上個世紀90年代,世界上大部分地區2G的移動通信都夠用了,大家不過是打打電話,發個簡訊。因此,雖然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,高通公司已經開發出基於CDMA的3G技術,但是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應用。
那麼能否,通過先上3G網絡,再想辦法開發適當的應用呢?日本和英國都想到了這一點。日本的KDDI公司早在2003年就率先實現了3G商業運營,並且2005年達到了2千萬的用戶,但是,當時普及3G的預先要求其實沒有達到,配套的產業也沒有成熟,因此它在移動網際網路真正普及的3G、4G時代並不亮眼。
比如說當時的處理器耗電量極高,電池的壽命極短,KDDI的3G手機,如果真的上網,當時主要是音樂下載服務,只能待機四小時,而且當時流量費極貴。這就是預先要求沒有滿足的後果。
2003年Google專門派了十多個人去考察日本市場,發現年輕人每月要花掉大約200美元在流量費上。那麼為什麼當時KDDI急於開通3G服務呢?因為當時有個痛點2G無法滿足,就是音樂的下載。KDDI希望因為開通3G服務其它應用能夠跟上,但是它顯然過於樂觀了。
在英國,沃達豐在2000年就花巨資拍下了3G的無線電頻帶,但是因為和KDDI遇到同樣的原因,業務完全沒有做起來,再加上隨後網際網路泡沫破碎後全球IT產業不景氣,沃達豐出現巨虧,因此人們當時都在講,3G或許是一個偽需求。就如同今天不少人覺得5G是偽需求一樣。
當然,我們今天知道,後來因為有了低功耗的ARM處理器,有了很省電的安卓作業系統,有了容量密度翻番的電池,有了能夠容量大的存儲器,有了雲計算提供服務,3G手機普及的預先要求才滿足。
隨後,3G手機的出現反過頭來讓各種基於移動終端的應用得到了發展,也完成了雲計算+移動網際網路的閉環。這就是技術創造市場很好的例子,和IBM小沃森的成功如出一轍。
至於5G,它今天所處的時間點其實和當初計算機剛出現時,或者基於CDMA的3G標準剛誕生時,非常相似。一方面,確實有一些應用場景4G不能滿足,但是目前這種場景並不多,關鍵是和5G相關的很多事情還沒有完全準備好。
另一方面,技術的發展有時要比我們想的快得多,比如從1952年IBM第一台商用計算機誕生,到1959年計算機用於飛機訂票,只有7年的時間間隔,而從2003年KDDI推出3G服務,到2007年—2008年蘋果和Google讓移動網際網路普及,只有4、5年的時間。
那麼5G在今天這個時間點成為熱門話題,是不是說明預先技術成熟了,或者需求已經被激發出來了呢?確實是這樣,那麼我們距離真正5G的普及以及大量應用的出現,還有多遠呢?
從今天算起,時間不會太長,比如經過4、5年的時間,這樣可以比較快地收回成本,讓產業像滾雪球似的繼續發展,而不要像2000年沃達豐那樣過早背負巨大的債務。
當然,對於很多人關於5G成本的質疑,我們也不能迴避,尤其是關於「4G部署的成本還沒收回,現在又要部署5G,是否在燒錢」這種說法,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判,畢竟沒有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是靠燒錢維持的。對這個問題的回答,我引用鄔賀銓院士給出的一些數據,順便說一句,鄔院士是中國在通信領域最資深的院士。
根據鄔院士的數據,中國在4G建設上花了大概是7000億元到8000億元的建設投資,6、7年才完成建設,相當於運營商每年投入1000多億元。4G是否收回了成本,這要看怎麼計算。單純從中國移動運營商的利潤來看,4G網絡至今的回報不算高,但是也不至於賠本。
僅中移動一家,2018年的利潤大約就有1200億人民幣,遠比投入建設4G網絡的錢要多多了。這幾年,移動運營商利潤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,移動網際網路的單位流量資費是3G時代的大約1/10左右,也就是說,如果運營商不降價,應該早就大賺特賺了。
但是正是因為運營商收的流量費比較低(大約是美國的1/3),才讓整個國家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展起來了。作為國企,運營商是有義務發揮社會責任,一方面增強國家的科技競爭力,另一方面讓利於民。
到了5G時代,大家不免要問一個問題,它的速度是快,但是消耗流量也太快,按照這個流量計算,一個月要好幾千塊錢的上網費。對此鄔院士表示,在5G時代,運營商依然必須考慮整體的社會效益,以便社會能夠加速信息化,產業能夠實現數字化,因此收費標準會進一步下降。
要點總結:
5G不是偽需求。雖然很多人在炒5G的概念,但是它確實是技術和商業發展到今天的需要。判斷一個技術是不是偽需求,需要看它是不是符合「更少的能量傳遞、處理和存儲更多信息這個商業發展的軸心趨勢」。
從歷史上看,技術的成熟可以創造出原本想不到的市場。5G也是如此。
判斷一個技術爆發的時間點是否到來了,要看它的預先要求是否滿足,以及潛在的市場是否足夠大。
很多東西,我們不僅要看好不好,還要看貴不貴,對於5G,它今後的單位流量費用不會像今天4G那麼貴,雖然總的費用可能有所上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