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14 行銷人員必知大型活動該怎麼辦才漂亮! – 商業思維學院始業式

#14 行銷人員必知大型活動該怎麼辦才漂亮! - 商業思維學院始業式

很高興可以在2019年年末參加這麼有意義的活動,為明年整年度的學習之旅開啟了一扇大門,並且有機會能與各種領域的菁英互相交流意見。我這次分到的是第十四個小組,題目原本是:『行銷人員必知大型活動該怎麼辦才漂亮!』,不過整個40分鐘討論中都沒有提到101的任何案例,卻讓大家滿載而歸,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?

這要先從一個問題說起:

什麼是促銷?什麼是行銷?

如果熟悉行銷基本架構的朋友一定能夠馬上反應,促銷就是4P中的Promotion,而行銷包括了眾多策略,不論你是說SWOT、STP、PEST、SOSTAC、4P、4C、4S等等都算在內。Mentor在這邊舉出了一個更容易理解的說法,那就是架構與系統。

行銷架構

說到架構大家最常聯想到的就是組織架構圖,最上方是董事股東會,再來則是分成各單位層級,往下就是各種作戰單位,行銷策略也是類似的思維邏輯方式。行銷框架最上方一般來說就是放整個品牌與公司核心目標,一切下面的策略都是圍繞著最高目標進行,當下方的執行方案產生衝突時,一切都對焦核心目標為準,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進行討論。

當我們在建置這樣的一個框架後,很多常見的問題例如:
– 如何配置預算?
– 如何決定媒體?
– 如何執行專案?
都迎刃而解,因為這些問題方在行銷框架之下都不是問題,而只是對焦目標後如何選擇而已。這樣的思維模式也是專業與非專業很大的區別,當你有框架進行思考就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行動誤導,更幸運的是這樣的框架只要讀過基本的行銷學教科書都學得到,只是大部分人都不會應用罷了。

系統思維

與之同時需要建立的還有系統思維(我更樂意稱為資訊處理思維),這邊的系統思維我們將他定義為:

輸入->處理->輸出

學程式的人對此一定不陌生,這就是大名鼎鼎的input-process-output,IPO。這思維的重點在於放入時間維度進行判斷,我們在框架思維中說到架構需要有系統架構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,但當我們放入時間維度進行判斷後,你就會發現整個策略變得立體起來。

當我們在執行一個活動時,若他只是一個一週的方案,那可能只是一場促銷行為,但我們把時間拉長到一季或一整年在做規劃時,他就不僅僅只是一次性活動,而是一連串為了達到最高目的而採取的行動,你的策略會更加有說服力與長遠思考。

這樣的思維好處還可以從反面來看:
你希望什麼樣的結果,就必須投入多少的輸入資源;
如果想要縮短處理時間,你就必須投入催化劑;
如果你想要很高質量的產出,你就必須給足反應時間。

而資訊處理思維還可以應用在寫作上,電腦輸出任何東西都需要有數據和算法,寫作也一樣,需要輸入數據,需要處理數據的算法,最後才需要輸入程序輸出結果。寫作不等於輸出,寫作是對輸入處理過的輸出,輸入和處理是寫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, 沒有輸入,沒有處理,談不上輸出。

情緒管理也是如此,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著名的ABC理論就是從這方向出發,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,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,也就是說:壓力不一定是事實,而是你想像出來的。

這麼說有點抽象,我們舉個例子:如果你自認為很努力,卻無法得到客戶認同,其實未必會直接導致內心不安、業績壓力大,而是你的主觀思考才導致這個結果。客戶不認同是刺激,你對客戶不認同的思考是過程,如果妳將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客戶同意,調整成希望能符合大家的期待或我最好能完成公司給我的任務,就會有不一樣的輸出。環境給你的刺激無法改變,但你可以改變你的思維過程,產生不一樣的情緒反應。

至於要如何進行向上管理,這又是另一個與女友吃飯想吃什麼有關的議題了。

發表迴響